今天已是正月初五,下午一点半离开科室,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阳晃得睁不开眼睛。已经记不得连续几天早出晚归了,这是“新冠”袭来以后第一次早下班。在突然袭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面前,我深切感到“白衣天使”这四个字显得比平时分量更重。
1月21日接到通知,一院感染病科全部腾空用于收治“新冠”疑似患者,此时的发热门诊已经在不停的初筛发热患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1月22日起,感染病科全体护士到岗加班加点,在赵洁护士长的带领下,在医院感染管理科苏丹霞老师的指导下,于1月24日晚将感染病科一到四层全部整装完成,严阵以待,分区明确而又复杂的工作通道被安排划分的井然有序。我看到了同事们的齐心协力,看到了大家不只是以“护士”这个身份的付出,每一个看似细微处的背后其实都是姐妹们日夜奋斗的成果。

1月24日晚上,收治了第一例“新冠”疑似留观患者。第一次使用留观系统,第一次穿防护服,支援人员也是第一次走进感染病科……太多的第一次,但大家都没有丝毫犹豫的冲在了第一线。

除夕夜是个不不眠夜,对紧接着到来的大年初一,护士孙晓靖是这样描述的:连续作战,疲惫不堪,但时刻被周围平凡的点滴感动着。万家团圆的时刻,科室全员在岗,装备着厚重的工作服、严重缺氧的防护口罩,心理的恐惧被逐一克服,工作很快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分工协调,紧张有序。同事李红、樊静妤请缨支援武汉的坚定信念,彼此鼓励支持的豁达乐观,几度泪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祈愿疫区战友早日平安归来,祈愿一切安好!

春节本来是团圆的日子,护士们放弃了和家人的团聚,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让这个节日过得如此的特殊而难忘。

“这个春节,原谅心情沉重的我不曾看春晚,不曾发春节祝福,唯盼“新冠”病魔快点过去,盼着战友们行医安全,保护好自己和患者,盼着身披盔甲的疫情一线勇士早日凯旋。”邓春青大夫一席朴实的话语,却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此刻最大的愿望。

病房里的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又不断得到沟通和解决。病房的电话不停的打进打出,总是处于占线状态,李爱玲护士长想到了用对讲机来解决问题。彭勃护士把能想到的患者必需品一一罗列到纸上,尽可能周全的考虑着。没有家属在旁,医护人员就是患者的最亲近的人,凌晨一点黄彤大夫还想办法帮患者买来了充电器、卫生纸等所需的物品。

“靳虹护士的鼻梁被护目镜压破了……”嘈杂的讨论声被这句话打断,17年前经历过“非典”的靳护士却淡定的回应:“没事!”这一刻,在场的医生、护士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是的,脱去白衣我们也是孩子,大多80后的我们还是父母的独生子,但既然选择了“护士”这条路,就没有后悔,即使前方荆棘密布也要勇敢向前!加油,我的同事们!有我们并肩作战,一定能迎来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