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并有上升趋势。1月15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张缭云主任到省卫健委参加全国国家卫健委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远程视频工作会议。1月16日-1月17日利用感染病科晨会交班时间集中进行有关内容培训。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山医大一院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剧增,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留观的患者明显增加,发热门诊超负荷状态。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山医大一院院长徐钧、党委副书记汪华彪、副院长徐勇考查了感染病科的治疗室、护士站及病房。感染病科副主任王勤英向院领导介绍了目前感染病科的布局及人员情况。

经多次会议决定腾空感染病科病房,急用感染病科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留观病房。
在感染病科主任张缭云的带领下,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立即投入到准备接受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工作中。

首先,请医院感染管理科为感染病科举行了“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应急演练”。在演练中提升医护人员防控能力和救治水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感染病科副护士长赵洁发出信息:感染病科、发热门诊所有护士取消休假,随时待命。信息发出后立即收到全体人员的答复,没有一人退缩。由于人员紧缺,护理部、医务处为感染病科派了护士、医生来增援。

随后,大家在张缭云主任,李爱玲护士长,赵洁副护士长的统筹安排下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准备阶段,准备一次性用品、清洁消毒病房、调试治疗带是否完好、张贴各种标识、准备工作人员休息室、用餐室……所有人员都加班加点没有怨言。

感染病科为了更有利于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把隔离病区分为“三区两通道”,最内侧是隔离病房,向外依次是潜在污染区(办公区)、缓冲间和清洁区。内侧通道是患者通道,外侧是医务人员的通道。

1月24日(农历腊月三十),感染病科正式收治了第一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

穿上这身防护服,立刻就感觉到了憋闷,喘不过气来,再加上病房里暖气充足,没一会儿汗水就直往外冒,戴上护目镜口罩帽子使头部就像戴上了紧箍咒,但是为了病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救治,我们没有退缩。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但仍然阻断不了对病人的关心。“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的吗?”来到患者面前,我们一句小小的问候,都会给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穿好一套防护服佩戴防护用品流程需要15分钟左右,因此每班都提前半小时到岗。当班护士为患者监测体温、血压、血氧、呼吸的变化情况,为患者做治疗、发放药品、送餐、包括处理患者的大小便,清洁消毒、记录等工作。每个班是六个小时,为了减少物资的浪费,在这六小时内工作人员是不吃不喝不去厕所的,许多同事为了减少去厕所在上班之前尽量少喝水,有的同事还自带了纸尿裤。

穿上防护服每个人都看不到对方的脸,在防护服外画上护目镜下的笑脸,加油,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能赢!

在脱下防护装备的那一刻,都大喘一口气说:“能顺畅呼吸真好。”此时爱美姑娘们憋的通红的脸上,额头、鼻子,手臂等部位被压的满是深深的印迹,她们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湿透。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武汉疫情最为严重,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无数医务人员都冲在了抗疫的最前沿。我们感染病科副主任李红、樊静妤护师主动请缨参加了我院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伍,成为最美逆行者。

其实,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虽然身在隔离病区,但我们并不孤独,因为在我们的背后,是科主任、护士长的统筹安排,是一线同事的相互鼓励,是后勤同事的辛勤付出,是每一个工作人员家庭及每一位亲人的支持,是全院上下在协同作战,是全省、全国的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我们众志成城,共抗疫情,我们坚信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太原必胜!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