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彩针
山西省第十二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主管护师。
地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这是妈妈的样子
七岁的女儿对新冠肺炎似懂非懂,当我说,妈妈明天开始要换个地方上班,离开一段时间,你要乖乖的哦。女儿凭借直觉问道:“是去武汉吗?”然后坚决的摇头:“如果妈妈去武汉了,那我以后就没有妈妈了,我未来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就都没有姥姥了。”孩子的童真让我哭笑不得。到达武汉的那天夜里,女儿发来自己的画:“妈妈,这是你现在的样子!我相信你一定能战胜病毒!妈妈加油,武汉加油!”后来,四岁的儿子看见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穿着鞋套的妈妈,跟姐姐说:“你可真傻,那哪能是妈妈呢,明明戴的是赛罗眼镜,她明明是赛罗奥特曼!可是他们手里怎么都没有罗布水晶呢?”
前 进
培训会上,杨辉副院长的话始终在耳边回荡:“非典的前期直至结束我都全程参与,我要把我的经验告诉和传授给更多的人,我请战,我来了!”南丁格尔精神就在我的身边,唯有前进才对得起正值大好年华的自己和我的护理岗位。
捐赠的物资被发给楼层里的每一位同事,装满了沉甸甸的感动:吉县的苹果、平遥的牛肉、宁化府的陈醋、闻喜的煮饼……各行各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加油鼓劲,我的伙伴们,我们彼此照应,坚持就是胜利!

感 悟

昨天上的是9-3班次,从班车上下来的时候武汉还下着小雨,确认所有防护用品完好无损后进入隔离病房。上个班次在接班前一小时接收了20名确诊患者,但是电脑条码还没有打印出来,口服药还没送来……晚上的工作是由我和杜晓红护士长、市三院的一名护士长一组,我们很有信心应对一切情况的变化。
23点05分,市三院的老师因为缺氧,突然感到恶心、眩晕,她疾步离开护理站,扶着楼道扶手忍不住吐了……
按照医嘱为34床监测血糖,阿姨的状态很好,说:“没有三高一减呀,也没有疲惫乏力心慌……”我仔细的问着晚饭吃了什么、感觉怎么样?阿姨说晚上喝的小米稀饭,俨然是一位爱喝我们山西稀饭的可爱阿姨。
凌晨2点巡视病房,听见脚步声,2床和3床的阿姨说:“护士,又查房啊?你们好辛苦的啊,大老远从山西过来,太感谢你们了,你们这样熬着夜太辛苦了。你多大了呀?快四十岁了?和我儿子一样大。太辛苦了!”仿佛是我们温暖的邻居阿姨。
凌晨5点25分,又是一个下夜班的凌晨。来武汉12天了,和病毒面对面也没有太大恐惧了,周围的护士姐妹们也都更加无畏。带队的张惠蓉老师已经连续五天进舱,声音都嘶哑了,事无巨细的她,一遍遍敲定每一个班次的上班人员,每一组班的工作职责和流程,病房的7S管理……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这个隔离舱里我越发深切地体会到:患者的三餐乃至加餐、各种治疗、对患有基础病的新冠患者所进行的宣教、防护物品的消毒处理,都饱含着我们用心的付出与真挚的感情。
抗击病魔,我们一直在路上。

刚下夜班的张彩针在凌晨五点的班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