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全球范围细菌耐药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逐年上升,患者感染碳青酶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后,可供治疗使用的抗菌药物选择极少,病死率显著增高。WHO及美国CDC均把CRO的危险级别确定为首要等级,同时CRO由于其高度耐药性及快速传播性会大大增加CRO感染诊治的经济成本,因此,实施积极有效的CRO感染防控措施,保障患者安全,降低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成本势在必行。

为了有效落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9月14日,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质控部联合牵头,采用追踪法,依据一院关于下发《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多部门协作方案》的通知(院【2012】147号)相关规定,联合各职能部门包括医务处、护理部、药学部、质控部、保洁等部门共计20人,对一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多部门进行了联合督查。本次督查模拟追踪1例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杄菌感染病例在院诊治过程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
上午9时,督查人员集中,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商临萍说明了此次督查的目的及具体方案,分组明确职责。医疗组、护理组、保洁组、医技组以及信息组各组均由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组成。

督查开始,各组使用标准督查表格,按照拟定患者诊治路线依次到达急诊重症监护室、医技楼CT室、神经外科,通过现场观察、提问咨询、资料查阅等,对正在运行中的各岗位流程,部门间沟通,以及医师、护师、保洁人员等在岗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技能知晓及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各组汇总分别进行讨论,找出环节问题,分析系统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此次督查,各部门对追踪法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质量管理工具的科学应用是提升医疗品质的重要途径。
下一步,医院感染管理科将针对性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和疏漏,强化对新入职人员多重耐药菌知识技能的培训,包括对不同部门之间多重耐药菌信息沟通及信息共享渠道的建立等,构建多重耐药菌防控的立体化屏障。




本次联合督查采用个案追踪法及系统追踪法进行,以期提升各部门督查能力;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督导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大了督导力度;多部门联合,相互沟通,不断挖掘各项防控措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多部门协作机制的运行能力;深入了解了在不同科室部门之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信息相互沟通运行情况,以期达到信息通畅,提高防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