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下午,《中国高血压患者基于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药物基因组学检查和管理》课题启动会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举行。心血管内科、高血压病房、药房、检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内科等医护人员共60余人参会。大会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科技处处长孙跃忠主持,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韩清华教授、本课题牵头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任委员孙宁玲教授参加会议并致辞。



韩清华副院长讲到,我国是高血压大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近3亿。然而高血压防控现状却不容乐观,呈“三高三低”的特点,希望通过此课题的实施实现从传统经验治疗向个体化治疗的转变,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精准用药与慢病防治的创新服务体系,进而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助力我省的临床诊疗向精准医学模式的转化。

一院心内科段丽琴副主任医师对课题的背景意义、专家团队及相关课题进展作了详细介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基于药物基因组技术的精准血压管理的临床研究与进展》。通过对临床病历的详实剖析,展示了药物基因组学技术如何帮助临床医生对高血压患者实现个体化的治疗,特别是针对单基因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以及在降压过程中出现显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如何通过基因组学技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缩短调药时间、节省治疗费用、提升健康获益等,指出药物基因组技术是提升临床血压达标率和控制率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

中国科学院药物基因组学作为此项目的主要技术支持,团队带领人胡松年教授为了解决中国高血压人群的精准用药问题,过去五年来,经过大量调研和论证研发了一套针对中国人群高血压精准用药管理的检测Panel。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检测药物代谢途径中涉及到的转运体、代谢酶和靶点,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其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舒畅博士参与了课题的前期研发与全程研究工作,为参会医务人员作了《药物基因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的专题报告,就课题背景、方案、意义、流程、结论等具体内容,以及如何结合这项研究的结论指导临床实践作了详细介绍和专业阐述。

课题组的王卓总监为大家介绍了课题的具体实施要求、样本采集保存、寄送等注意事项与操作流程。
韩清华副院长进行总结发言,希望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和落地实现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有效结合,指导临床医生针对特定患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和给药剂量,提高降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因此受益,让我省高血压的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健康山西战略而加油助力。
来源:
作者:
责编:杨丽红
编辑:张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