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健康中国、健康山西战略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分级下沉,带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4月15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举办了医联体建设推进会暨对口支援县域医疗集团签约仪式。

院长徐钧、副院长徐勇,山医大一院大宁分院等16所医联体单位院长、疼痛专科联盟等12所专科联盟理事长,以及山医大一院相关科室主任出席会议。山医大一院各医联体单位同时通过线上参加。会议由山医大一院医务处副处长贾红燕主持。



徐勇副院长从纵向帮扶医联体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专科联盟、远程协作医疗、下一步工作举措与目标等方面,对山医大一院医联体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整体介绍。他提出,要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合作模式、托管方式、专科联盟、双向转诊、畅通绿色通道等方面不断探索,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设。

山医大一院与对口支援县域医疗集团代表太谷区医疗集团进行了现场签约。

山医大一院与新的医联体单位介休市人民医院进行了现场签约。
随后,山医大一院大宁分院、右玉县医疗集团作为县域集团代表发言。他们表示,山医大一院多年来开展对口支援,有效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介休市人民医院作为新的医联体成员单位表示,通过与山医大一院深度合作,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诊疗技术水平均会得到较大提升,也会为介休市人民提供更加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接着进行了座谈交流。岚县医疗集团、山医大一院万柏林分院、交城医疗集团、山医大一院盐湖区分院、下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从科室建设、信息平台建设、诊疗行为规范、重点项目支持与建设、新技术的开展、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双向转诊等方面作了交流。山医大一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主任冯对平、疼痛科主任薛朝霞、急诊医学中心主任牛争平、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新日、感染病科主任张缭云分别从专科辐射、专业同质化建设、人才培养、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与各县域医院加强合作,共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远程医疗对提高边远地区诊断与医疗水平,实现优质资源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可全方位助力医联体健康发展。山医大一院通过与各医疗集团及社区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将逐步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教学查房、远程病例讨论、手术示教指导等形式多样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逐步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上级制定方案,下级实施治疗”医疗模式,使省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百姓提供更便捷可及的诊疗服务。

山医大一院与盐湖区分院现场连线进行远程手术示教指导。
会场远程对接盐湖分院心内介入手术室,山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靳春荣对正在进行的一例介入手术进行了远程指导,直观展现了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建立的重要意义。
徐钧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加强医联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做实分级诊疗,是大势所趋。山医大一院坚持医改方向,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探索并实践医联体建设发展模式。前期通过建立分院、向各医疗集团提供专家和技术支持、接收骨干医师培训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各县域集团的医疗服务能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希望今后能够精准定位,合理规划,县域医院明确发展定位;把正发展方向,始终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患者下转、缓解群众看病就医为工作重点;实施人才激励机制,推进人才、设备、资源的有效整合;抓好能力提升,充分利用智慧医疗建设,实现互连互通,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共同推动和提升全省的医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