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领导团队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院区介绍 出诊信息 就诊指南 科室信息 院区动态
新闻中心 视频新闻
健康科普 特色医疗 社区服务 体检中心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职能科室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地理位置 出诊安排 预约挂号
党建专题 党建动态 学习园地
教学科研 住培专栏 研究生导师简介
公益活动
核心理念: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 核心价值观:生命至上 甘于奉献。医院氛围:同心同德 共谋发展。管理理念:精细高效 务实求新。人才理念:五湖四海 和衷共进。服务理念:竭诚礼爱 臻于至善。愿景:打造全国一流并在国际享有声誉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32岁的H女士从事财务工作,需长期伏案。近一周,她明显感到肩胛骨内侧疼痛,局部按摩后症状稍有缓解,但很快再次发作,症状反复让她痛苦不已,于是来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寻求帮助。
门诊有不少因肩胛骨内侧疼痛前来就诊的患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肩胛骨内侧疼痛呢?
一、肌肉筋膜源性疼痛
原因:长期低头→菱形肌、斜方肌劳损→肌肉疲劳、缺血→酸痛/激痛点
肩胛骨内侧肌筋膜受寒、创伤→无菌性炎症→肩胛骨内侧的疼痛,并可能伴有活动受限。
特点:肩胛骨内侧缘酸胀感,活动肩胛骨时症状加重,休息缓解,局部按压时疼痛明显,可能局部找到硬结。
此类患者避免久坐、低头,注意保暖、避免劳累,采用热敷或理疗等方法可能有助于改善疼痛,定期活动肩颈部、进行拉伸放松可以协助改善不适症状。
二、姿势异常(生物力学失衡)
原因:高低肩、圆肩驼背、翼状肩胛→ 肩胛骨位置改变→内侧肌肉(菱形肌)、前锯肌肌力不平衡,肩胛骨的稳定性下降。部分患者伴有胸椎曲度变化,T4-T7节段活动受限,肢体伸展时出现肩胛内侧痛。
特点:伴随体态问题,含胸驼背、胸椎僵硬,手臂上举时肩胛骨“卡住”。
此类患者姿势改善是关键,需要纠正不良姿势,并通过康复训练让肩胛骨回到正确的位置,保持稳定。
三、神经卡压导致疼痛
原因:肩胛背神经(C4-C5):穿过中斜角肌→卡压后肩胛骨内侧深部烧灼痛。
肩胛背神经:C5神经的分支,穿过中斜角肌后缘,至肩胛提肌止点和菱形肌,主要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C4-C5椎间孔、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肩胛提肌止点,这些部分均为肩胛背神经卡压点,局部损伤受压将导致肩胛区域疼痛。
除此之外还有胸长神经(C5-C7),卡压后出现前锯肌麻痹→翼状肩胛→代偿性菱形肌过度收缩疼痛。颈神经根(C7-T1)受压后疼痛多放射至前臂,同时伴感觉异常(如小指麻木)。
特点:夜间痛明显,可能伴刺痛、电击样感觉。
对于出现上述情况患者,颈椎问题是关键,检查时需明确颈椎情况,再行进一步康复训练。
四、内脏牵涉痛
1
心血管系统
心绞痛:突发肩胛区剧烈疼痛,常见左肩胛,右肩胛少见,伴胸闷、气短、冷汗,活动后加重且休息不缓解。
主动脉夹层:撕裂样痛,向背部放射,血压不对称。
2
消化系统
胆囊炎:右肩胛下角疼痛,常先出现右上腹疼痛后转移至肩胛,常见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
3
其他
肺部肿瘤:例如肺尖肿瘤,表现为肩胛区持续痛,伴Horner综合征。
脊柱转移瘤:夜间痛为主,活动不缓解,碱性磷酸酶升高。
如果肩胛骨内侧疼痛伴有心慌、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同时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疼痛与姿势无关,请立即就医。
来到门诊的H女士经检查和评估后发现其菱形肌按压疼痛,肩胛骨在活动时存在摩擦声,同时存在圆胸驼背的异常体态,考虑其长期伏案工作、几乎不运动的生活方式,导致肩胛骨前伸、上回旋、肩胛胸壁关节空间减小,存在肩胛骨不稳定的情况。评估过后给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嘱其注意休息,调整工作生活方案,避免低头、长期同一动作的不良姿势,给予姿势矫正、理疗、胸椎灵活性训练、肌力训练等康复训练,矫正患者肩胛骨的错误位置。经过两周训练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体态也明显改善。
通用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度锻炼肩部和颈部肌肉。
2.手机举到视线高度,电脑屏幕顶部与眼睛平齐,避免低头。
3.侧睡时胸前抱枕,保持肩部放松。
综上所述,肩胛骨内侧区域疼痛可能涉及多种原因,包括姿势不当、肌肉劳损、神经卡压、内脏系统等问题,部分患者可能为混合性病因,需多维度干预。当疼痛持续存在时,请及时到康复科就诊,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供稿:康复医学科 郝嘉宁
制作:朱虹瑾
初审初校:武俊英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
解放路院区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主院区)
门诊咨询:0351-4639766 1号住院楼:0351-4639800 5号住院楼:0351-4867333
8号住院楼:0351-4867363 病案室:0351-4639715 医患沟通办:0351-4639019
前进院区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前进路南段35号 门诊咨询:0351-4638055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