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上臂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已在多个学科开展,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


2019年10月22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郭建昇教授牵头开展了山西省第一例上臂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标志着一院静脉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迈向新的台阶,同时也填补了山西省上臂输液港植入的空白。2020年12月,山西省医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牵头成立了山西省临床通路治疗技术培训基地,旨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静脉置港技术,造福患者。
截至目前,山医大一院已有多个学科独立开展该项技术,其中乳腺科开展8例,胃肠外科协同静脉通路MDT中心开展了13例。该项技术正在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该项技术而获益。


上臂型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也称“Arm Port”或“PICC Port”,它是通过上臂贵要静脉或肱静脉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在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该技术为国内近年来发展的静脉输液最新技术。随着小型化和材料兼容性的改善,上臂港经超声引导植入可有效避免血气胸、误传动脉、颈部血肿夹闭综合征、颈胸部疤痕扩大等并发症。上臂港港体位于手臂上部,即使短袖衫也可遮挡,符合美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每次输液时只需要伸出胳膊即可,不必暴露胸部,极大地保护了患者隐私。
该技术为长期需要静脉输液、治疗期长、需要化疗、输血及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增加了安全性,后续护理方便,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均带来了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