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学科交流合作,7月17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主任杨自权带领团队成员一行 5 人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进行参访交流,学习了该院在科室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参与了“2025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干预管理巡讲(第二期)”国家级学术会议。杨自权在会上作了主题讲座,分享了前沿学术见解。

17日,杨自权一行抵达石家庄,受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刘国彬及其团队的热情接待,走进骨科各区域了解了科室布局、设施设备以及日常运营管理模式。座谈会上,刘国彬介绍了科室在短短7年内患者人数从个位到现在年手术量上万的发展路程,讲述了科室结构优化、严格细化亚专业、发展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并围绕核心亚专业强调要具备发展的眼光,严格实施及践行亚专业细化,同时在凝聚团队以及发展特色专业方面也倾囊相授了相关经验;还介绍了科研项目如何服务于临床重点方向,例如在保膝领域研究了膝骨关节炎的“阶梯化治疗”理念,积极应用和推广非手术治疗手段如“富血小板血浆 PRP”技术,体现了科研对临床技术的支撑作用。 刘国彬总结到,科室的成就源于坚定的目标、科学的战略、不懈的坚持以及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坚守。


杨自权详细介绍了山医大一院骨科当前发展现状、特色技术优势以及在管理实践(如亚专业深化、效率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中遇到的挑战与思考。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学科建设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在河北医大一院骨科同仁的陪同下,杨自权团队深入病房、门诊、手术室、康复治疗区及科研平台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重点观摩了高效流畅的诊疗流程、规范细致的质控体系、人性化的患者服务模式以及先进的硬件设施配备。杨自权表示,河北医大一院骨科管理经验系统性强、操作性好,尤其在精细化管理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为山医大一院骨科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运行效率提供了宝贵思路和范本。
参访期间,恰逢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25 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干预管理巡讲(第二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举行,本次巡讲汇聚国内骨质疏松及骨科领域众多专家,围绕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评估、围手术期规范化干预策略、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进展、多学科协作模式、快速康复理念应用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作为特邀讲者,杨自权作了题为“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共病机制与临床管理新思考”的专题讲座,系统梳理了骨质疏松症与骨关节炎这两种老年人常见骨骼疾病的流行病学联系,阐述了两者在病理生理机制上的潜在关联性与交互影响,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骨质疏松对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手术预后的影响,以及骨关节炎状态下的骨质疏松评估与管理策略的特殊性,强调在临床实践中对这两种共病进行早期识别、综合评估和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临床管理思路,内容翔实、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引发了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充分展示了山医大一院骨科在科研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此次参访交流促进山医大一院骨科与河北医大一院骨科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为未来双方在临床、科研、教学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无止境、行以致远,山医大一院骨科将认真梳理此次学习成果,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前沿的学术理念融入科室发展实践,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学科内涵建设,为保障三晋百姓骨骼健康,推动区域骨科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骨科 张城铭
制作:朱虹瑾
初审初校:杨自权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