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医疗救治专家组核心专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疗和防控专家组组长、感染病科主任张缭云。权威解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粪口传播我们该如何做好防护。
1.目前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粪便中查出了病毒的RNA,这意味着什么?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报道了在美国首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了新型冠状病毒,同时2月1日深圳三院也发布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粪便中检测到了病毒核酸,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的存在。
首先是明确了传染源(患者)可以通过(消化道)粪便排出病原体,粪便中排毒时间越长,患者传染人的机会就越多。若病人粪便排泄物污染食物、水源后,没有经过合适的消毒处理而被其他人摄入,就可能导致人发病;若粪便排泄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气溶胶被人吸入或污染物体表面,人通过接触方式,导致人感染发病。
2.一般来说排泄物传播的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那什么是粪口传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首先要明确,粪便存在病毒,不等于“粪-口”传播或消化道途径传播,粪便中存在病毒是发生粪口传播的必要条件。“粪-口”传播是许多消化道传染病的经典传播方式,比如菌痢、伤寒、霍乱以及熟悉的甲型肝炎等。粪口传播指的是被病人粪便、排泄物中的病原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未经消毒或加工被人摄入致病的方式,就是平时所说的病从口入,一定是吃进去的。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以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导致发病的。所以倾向于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粪便排毒,但并不是以“粪-口”作为主要传播形式的。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在早期,随着人们对疾病诊治经验的增多,科学研究的深入,会逐渐明了。
3.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可能存在粪口传播,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照顾婴幼儿经常接触大便,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婴幼儿的防护?
婴幼儿,与外界接触很少,所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机会十分小。但若不幸染毒了,一定要做好防护。婴幼儿大便频繁,防护难度比较大。
1、首先做好患者粪便无害化处理 可使用消毒片剂(如市场可以买到的84消毒片剂)混合作用2小时后再排入下水道。使用抽水马桶冲水时需盖上马桶盖,同时尽量避免倒水冲洗马桶的行为。
2、个人防护要求:更加关注手卫生,不论何时,处理完病人的排泄物或呕吐物,需要立即洗手。除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基础的手卫生要求外,在接触了患者的所有的用物后都需要洗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严格地遵循洗手步骤。
3、同时,要做好呼吸道和接触感染的防护。
任何一个传染病的发生,包括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都是对我们整个社会的考验。相信随着全社会的积极动员,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一定会使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一定会把它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