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是最常见的手部疾患之一,这种腱鞘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发病率为5%-1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时常以患指屈伸时疼痛和痉挛,并伴弹响为特征。目前而言,其主要病因尚不清楚,已探明先天性狭窄、重复过度使用、妇女妊娠激素水平变化会增加该病发生的几率。
手指屈肌腱鞘炎的早期表现为患者在屈、伸指活动过程中,在掌指关节掌侧感觉酸胀、疼痛,比较严重者会出现弹响,甚至绞锁,导致屈、伸指功能障碍。这些症状以早晨起床时表现较重,午后部分症状有所减轻,寒冷刺激常可加重症状。小儿手指屈肌腱鞘炎多累及拇指,而成人各指均可受累。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手术治疗:包括内镜技术、经皮松解术、针刀治疗、开放式手术等。
2、注射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注射、局部臭氧注射、PRP注射等。
3、保守治疗:包括口服或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制动、肌内效贴、体外冲击波治疗、超声治疗、手法治疗等。
下面介绍的再灌注手法方法属于手法治疗一种,治疗步骤如下:
1、穴位刺激:医者用一手拇指依次揉按患侧二间、三间、合谷、偏历、温溜、曲池等穴位,持续1 min以 上,穴位处出现红晕为佳 。

2、激痛点松解:医者一手拇指螺纹面附着于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肌腹、鱼际肌群高敏感疼痛点,以第一腕掌关节为支点,前臂肌肉收缩发力,带动拇指以激痛点为中心做环旋运动,力量逐渐渗透,可缓慢移动,手法松解肌腹。


3、拔骨:患者取坐位,患侧拇指呈中立位,医者一手拇指置于患肢偏历穴上,余四指自然握紧患肢前臂,另一手包绕患肢第一掌骨,以桡骨茎突为中点,双手发力,分别向离心方向拔伸,持续10s。
4、摇晃:在拔伸的同时小幅度地左右旋转第一掌指关节及腕关节各约 10 次,使得局部关节、韧带松弛 。


5、抻筋:医者一手拇指螺纹面抵在太渊穴向桡骨茎突方向发力,另一手环握患手第一掌骨做内旋内收动作,两者拮抗5-8s 后回旋放松,幅度及力度宜由小渐大,以患者耐受度为界,及时调整力度和幅度。

6、再灌注活动:医者一手握于患肢距离桡骨茎突近心端5-8cm 处,另一手发力使患侧第一掌指关节最大限度屈曲,与此同时,嘱患者拇指发力与医者拮抗,背伸指间关节和第一掌指关节, 持续 5-8s 后,医者辅助患侧做拇指完全背伸运动(不超过3次)。间隔48h进行一次手法治疗,4次为1个疗程(共1周)。

该方法在临床实践上常常结合使用冲击波、超声治疗,康复医学科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使用该方法成功治疗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1例,与传统手法相比改善速度更快,效果明显。
供稿:康复医学科王凯
制作:朱虹瑾
初审初校:武俊英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