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神经外科医师诊疗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交出亮眼答卷:21名医师组建的7支团队从华北赛区突破重围,斩获4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其中药天乐、郭庚、王小刚团队,王欢、连世忠、王明宇团队,苗旺、傅圆伟、杨远达团队,杨钰祯、万大海、裴喜乐团队荣获全国二等奖,李瑞龙团队、张文举团队、陈毅团队荣获全国三等奖。这是继第二届大赛获奖后,神经外科在国家级赛事中的又一次集体突破,不仅印证了学科自身的硬实力,更彰显了医院在重点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育上的系统性成果。

本届大赛延续高规格、高强度竞争格局,覆盖全国33个省份,吸引562家医院、1543名神经外科医师参与,围绕肿瘤+颅底、重症+创伤、脊柱脊髓、血管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儿童神经外科6大专业方向,全方位考核医师临床思维、手术实操精度及团队协作效能。经大区赛、半决赛多轮严苛筛选,仅百余名选手晋级全国总决赛,代表了当前国内神经外科诊疗的最高水平。
血管神经外科亚专业的角逐中,药天乐团队凭借对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复杂脑血管疾病的综合诊疗能力脱颖而出。团队擅长运用复合手术技术处理高风险脑血管病变,比赛中展现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与精准栓塞操作,将复杂病例的诊疗流程标准化、精细化,获得评委一致好评。
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王欢团队表现突出。今年1月,该团队已成功完成山西省首例机器人辅助下方向性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填补省内技术空白。此次参赛病例,正是这一技术在临床的成熟应用体现,通过方向性电极+智能可感知脑起搏器系统的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为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提供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展现了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前沿探索成果。
在肿瘤+颅底组比拼中,苗旺团队延续技术优势。该团队长期聚焦脑深部胶质瘤、颅底脑膜瘤等复杂病症的微创治疗研究,此次参赛病例中,其针对颈静脉孔区等疑难部位肿瘤的极限操作,充分展现了多功能显微镜、神经导航与电生理监测联合应用的精准优势,将微创技术与病变切除的安全性、有效性深度融合,技术水准获得赛场广泛认可。
重症+创伤领域,杨钰祯团队凭借一套极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神经重症患者全程、阶梯、精细化管理”体系,赢得了现场评委的高度称赞。该体系以患者为核心,贯穿“全程”维度,覆盖从急诊接诊、多学科评估,到ICU治疗、康复随访的全病程,实现诊疗无断点;“阶梯”维度则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生命体征变化,动态调整治疗强度,从基础生命支持到高级神经功能监测,层层递进、精准匹配;“精细化”维度更是渗透到每一个诊疗细节,小到用药剂量的毫厘把控、颅内压的实时动态监测,大到个性化营养方案制定与并发症预防,均建立标准化流程。

此次成绩的获得是神经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长期深耕学科内涵、强化技术创新的必然成果。科室配备ROSA手术机器人、Brainlab神经导航等国际先进设备,年开展三、四级高难度手术占比超90%,为技术突破奠定硬件基础;同时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起老中青衔接有序的人才梯队,不仅让新一代骨干医师成长为技术核心,更通过省级培训班、区域医疗协作等形式,将先进技术与诊疗经验辐射至基层,持续提升山西省神经外科整体诊疗水平。


未来,神经外科将持续强化临床、教学、科研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双轮驱动,为推动区域神经外科诊疗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乃至全国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提升注入更多山西能量。
供稿:神经外科王明宇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王宏勤
复审复校:张君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