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曾罹患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导致全身瘫痪的伊某某,再一次从千里之外返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向血液内科送上锦旗。这已是他连续第四年专程返院致谢。如今的他精神饱满、积极乐观,重返工作岗位,与从前判若两人。

时间回到2021年10月,当时29岁的伊某某出现四肢麻木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辗转多家医院,最终在山医大一院神经内科和血液内科的共同努力下,被确诊为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颅神经、脊神经、颅内广泛受累,以及腹腔内两个巨大占位。病情极其罕见、凶险。疾病迅速将患者推入绝境:原本健康的青年变得全身瘫痪,生理功能基本丧失,仅有一只眼睛能勉强睁开一丝缝隙,不能言语,不能吞咽,依赖鼻饲管维持营养,导尿管排尿,身体消瘦至皮包骨头,而且持续高热,血细胞进行性减低。患者言语含糊地表达:“我很痛苦,想放弃。”
面对这样一个脆弱而又复杂的生命,医疗团队没有退缩。然而另一个现实难题横亘在前——家属无奈表示:“魏大夫,我们经济实在困难,如果治不好,我们就不治了。”在患者病情危重、家庭经济拮据的双重压力下,魏大夫坚定地说:“患者这么年轻,必须得想办法救治,在控制病情的前提下,要把风险降到最低,钱要省着花。”
科室医护齐心协力,综合评估患者状态、查阅文献,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顶住压力,优化治疗方案,共同推进治疗。令人欣慰的是,奇迹终于出现:患者逐渐双眼能睁开,可点头回应,手指可微微动,可自主喝水,可排尿……每一点进步对患者和家属都是莫大的鼓励,三个疗程化疗后,患者可在搀扶下行走,身体机能不断恢复,体内肿瘤细胞全部消失。经过1年的治疗,患者身体机能基本恢复正常,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患者感激地说:“只要我活着,每年都要回来看你们!”
四年回访,四年感恩,伊某某的重生奇迹仍将继续。回顾这场生死博弈,每一次治疗决策都是对医生知识、经验与勇气的考验,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深刻实践。治疗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实施,更是在患者最脆弱时伸出的援手;用专业与温暖陪伴他们度过至暗时刻,见证生命的重新绽放——这正是医护工作者不变的初心,今后血液内科将继续以专业守护生命,用温暖照亮患者希望。
供稿:血液内科 陈少微 魏芳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陈玮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