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送爽,丹桂初芳。9月23日,为积极响应院党委“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号召,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在护校六层会议室举办了“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传承奋进”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历史文化讲座,特邀乳腺外科赵瑛教授以“医生的成长之路”为题分享作为医生的经历与感悟。讲座由院史馆、人力资源部、学生处承办,院史馆馆长杨丽红主持,青年医务人员、青年医务体验官、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代表等近300人参加。

赵瑛教授结合自己47载的行医实践,用“信念、成长、磨炼、奉献、缺憾、传承”十二个字作为整场讲座的“温度词”,生动呈现了一名医生的成长经历,深刻解读了“医者温度”的丰富内涵。
她讲述,自己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如愿考入山西医学院,学习期间,原普外科李士骏教授和赵秉化教授等前辈科学严谨的精神对她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坦言,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工作后她经历了住院医生的艰苦历程,包括值班、管理病人、书写病历等繁琐任务,最难忘的却是在一次清创手术中一根缝合针断裂,面对这一严重失误,她的老师严厉批评,但更多的是帮助,最终成功取出断针并治愈患者。这次失败的清创手术留下的深刻教训让她至今记忆犹新。她还生动讲述了“肠坏死全小肠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患者通过静脉营养存活20年”“与重症医学科协作抢救重症胰腺炎孕产妇患者,历经七个月努力,患者经历8次手术、15次病危通知、21天昏迷,最终痊愈出院”等事例,告诉青年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医者需要长期去磨炼自己,应具备工匠精神,努力创造生命的奇迹。她把当医生的经历和成长化作对青年医务人员和医学生的殷殷嘱托:要把医术、经验、能力无私奉献给医疗工作;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把医院精神传承下去。讲座尾声,在座青年医务人员和医学生积极与赵教授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她耐心逐一解答。




“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是院党委今年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份“温度”,来自于医院每一位职工、每一位医务人员带给患者有温度的医疗与服务,有温度的理解与关怀。希望青年医务人员和医学生们传承前辈精神,在成长之路上,常怀仁心、精炼仁术,勇担使命,成为“有温度的医院”最坚实的建设者和传播者。通过一言一行,用心用情,共同去塑造患者心中“有温度的医院”。

供稿:院史馆 鲁慧
图片:刘熙 鲁慧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杨丽红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