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至21日,由山西省老年医学会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承办的第二届山西省胸部肿瘤综合治疗学术会议在太原召开,汇聚胸外科、肿瘤呼吸科、放疗科、呼吸与危重症科、介入科等领域的国内顶尖专家学者,通过手术观摩、多学科论坛、分会场研讨等形式,聚焦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前沿进展共谋学科发展。

山医大一院副院长施熠炜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及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胸部肿瘤的防治事业,犹如一场需要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役,其发展与突破,极度依赖于多学科的精诚协作与深度融合。本次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交融智慧、共策未来”的高层次平台,围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肿瘤内科、胸外科学、介入治疗学、放疗学科这五大核心方向,汇聚顶尖智慧,共同研讨从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到微创介入、外科手术、系统治疗和全程管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这既是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切实之举,也是推动山西省胸部肿瘤诊疗水平迈向精准化、个体化、微创化的关键一步。期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学术交流合作,推动山西省胸部肿瘤诊疗水平提升。

开幕式后进入学术环节,四川华西医院卢铀带来了题为“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临床进展与困境”的报告,系统梳理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历程,展示免疫治疗为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数据,引发现场专家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陈克能作了题为“肺癌治疗的革命”的主题报告,强调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核心地位,结合丰富临床案例,阐述精准医疗时代依据患者基因特征、肿瘤分子表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实践经验与成效,为肺癌治疗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周为讲解了“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在肺外周病变中的应用”,介绍了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技术的优势、操作要点及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相关疾病诊疗提供新视角。

于俊岩详细讲解了“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解释了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的意义、检测方法及结果解读,助力临床更精准地为患者制定靶向治疗方案。

江森带来了关于“重视肺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的报告,阐述了肺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发展现状、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强调介入治疗在肺动脉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
分会场中,山西省肿瘤热疗和体热灌注治疗第四届学术论坛暨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肿瘤热疗分会第二届换届会同时开展。于剑以“肿瘤热疗及临床应用”为题,阐述了热疗在多种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与联合治疗策略,展示相关临床疗效数据,分析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孙建海从“胸腔热灌注治疗临床应用进展”出发,分享在恶性胸腔积液、肺癌术后等场景的临床应用方案与疗效数据,分析当前应用难点及未来优化方向。许洪斌围绕“腹腔热灌注治疗新进展及临床应用”,介绍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常见药物配伍及不良反应处理,同时展示技术设备的更新及联合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仇海乐就“肿瘤热疗及体腔热灌注治疗临床应用思考”进行发言,分析当前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全面梳理这两种治疗手段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与发展路径。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热疗技术在胸部肿瘤中的创新应用。会议同步完成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肿瘤热疗第二届分会换届会议,为老年肿瘤热疗学科建设筑牢组织基础。

胸外科分会场暨山西省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随后举行。周勇安以“胸腔镜剑突肋缘下胸腺瘤外科治疗的质量控制”为题,主要介绍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及术后管理等质控标准与方法,分析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为提升安全性、有效性与规范性提供实践依据。李书军作了题为“气管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路历程”报告,围绕医患双方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心理变化与治疗反思等展开,呈现其在手术治疗全流程中的实践与心路轨迹。齐宇带来“气道手术案例分享”,详细介绍病例背景、术前诊断、手术方案设计与实施、术中操作与风险处理、术后恢复及治疗效果,分享经验教训与临床启示。励逑元围绕“多臂机器人单孔解剖性肺切除术”,详细阐述其技术原理、手术操作流程、术中精准定位与操作优势,同时分析其临床应用数据,为该技术临床推广与规范应用提供参考。张临友从“机器人胸外科手术,为什么选全孔”出发,系统分析全孔术式在手术视野清晰度、操作灵活性与精准度、对患者损伤控制、术后疼痛降低、恢复速度提升及并发症减少等方面优势,为全孔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专家们的报告充分展现胸外科治疗的技术精进与创新突破。同步开展多轮病例讨论,为胸外科疾病诊疗的临床实践提供丰富参考。



肿瘤支持治疗会下午同期开始,郭亚荣通过“肿瘤支持治疗模式与全程管理”,系统阐述肿瘤支持治疗具体模式、治疗措施,分析核心目标、实施路径、关键环节及实践中的挑战与优化策略,旨在提升患者治疗耐受性、生活质量与整体诊疗效果。徐婷带来“NSCLC脑转移的治疗策略”报告,讲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局部和系统治疗方法、诊断方法、治疗时机选择及不同驱动基因类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等内容。刘潇衍从“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出发,主要讲解其发生机制、常见临床表现、分级标准,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并涉及不良反应的监测体系与患者教育等内容。专家们从支持治疗的全流程视角,探讨胸部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优化路径。涵盖肿瘤营养、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等多维度内容,体现肿瘤治疗的“人文关怀”维度。

呼吸介入分会场,欧阳海峰以“肺癌全程呼吸介入治疗”为题,阐述呼吸介入技术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场景、操作规范、疗效评估与安全管理,以及其在肺癌诊断、局部治疗、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处理等环节的整合策略与实践要点。郭志宏通过“呼吸介入治疗工作汇报”,分享涵盖治疗病例数量与类型、核心技术应用、诊疗成效、并发症发生与处理情况、团队建设与设备配置进展,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方向与未来规划等内容。侯明霞带来“2025年CSCO指南数据进展”,主要讲述2025年更新数据与进展,涵盖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种瘤种,涉及诊断标准优化、治疗方案调整、新增药物推荐及相关研究数据支撑等内容。专家们聚焦呼吸介入技术在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精准应用,展现介入治疗微创化精准化趋势。


随后召开了山西省医院协会放射治疗管理委员会换届会暨第七届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放疗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研讨会。孟祥姣通过“三期不可切除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分享了此类肺癌的治疗研究成果与临床进展,重点介绍以奥希替尼、阿美替尼等为代表的靶向巩固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相关临床研究为治疗策略带来的变革与影响。赵路军围绕“小细胞肺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讲述包括其在局部控制率、神经毒性等方面的优势,与免疫治疗等联合的疗效,适用患者群体,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沈捷在“在免疫治疗背景下的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报告中分享了免疫治疗时代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以及生物标志物探索和联合治疗策略等相关内容。曹建忠围绕“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及综合治疗的进展”介绍了放疗联合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进展,分析相关治疗的安全性、疗效评估指标及未来研究方向等内容。专家们共同为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了多维度支持,为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的完善、疗效提升及个体化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山西省医院协会放射治疗管理委员会圆满完成换届工作,为放射治疗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夯实了组织根基。
肺癌新进展会于21日上午举行。赵征讲解了“Biomark指导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的‘加与减’”,阐述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精准实施“加法”与“减法”治疗策略,分析相关临床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探讨优化治疗决策、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期的方法。黄岩围绕“抗体偶联药物(ADC)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创新与突破”,主要分析其在晚期或耐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ADC 药物单药或联合免疫、靶向治疗的策略优化,以及未来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中进一步拓展的方向与潜力。刘永刚作了“肺癌免疫治疗长生存时代下的探索与进展”的报告,探讨新型免疫治疗策略的研发进展与潜力,分析免疫治疗联合其他疗法的效果,强调多学科诊疗模式对肺癌长生存管理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方向。汪进良从“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优化策略”出发,主要讲述以奥希替尼为核心的治疗方案如何优化,以及耐药机制及应对方法,为EGFR经典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个体化决策提供依据。专家们从不同维度为肺癌治疗提供关键支撑,共同为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高效化、长生存导向的治疗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向。
本次会议中,多个学科精心设置了手术直播和培训班,专家们结合自身实践分享经验、丰富的学术视角与鲜活的临床案例,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为年轻医生搭建了学习前沿经验、拓宽学术视野的宝贵平台。
第三届胸外科手术观摩培训班在前两届培训班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腔镜技术在胸外科精准诊疗中的重要性,同时回顾了山医大一院胸外科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并对参训学员提出“学以致用、推动区域学科进步”的期望,为培训拉开序幕。闫晓亮聚焦“低分化肺腺癌的诊疗进展”,结合最新指南与临床研究,解读疾病分型与治疗的应用策略,帮助学员更新恶性肿瘤诊疗认知。闫秀文以“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再思考”为题,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方法与个体化处理方案,为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实践指导。张雍偲分享了“肺移植治疗进展”,从供体评估、手术技术革新到术后康复管理,系统梳理了肺移植领域的核心难点与突破方向。白茹雄进行了“袖式肺叶切除手术病例分享”,复盘复杂病例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案设计与术中应急处理。




胸腔镜动物实验模拟演练是本次培训的“特色模块”,学员以动物模型为操作对象,亲身体验胸腔镜器械的握持、镜头配合、组织分离等核心操作,专家团队实时观察并纠正操作细节,帮助学员规避“动作不规范、器械碰撞” 等临床初期常见问题,强化操作熟练度与稳定性,为后续临床实践奠定安全基础。






RIRCLUB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培训班内容涵盖江森、虞栋、冯对平、曾国辉、薛耀勤、柳晨、陈毅、董剑群、原伟、申景、卫丹、李雷等专家的呼吸介入放射学概论、淋巴结造影、肺癌消融治疗适应症的选择、肺癌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经验分享、肺癌冷冻治疗适应症的选择、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活检同步微波消融的质量控制、肺穿刺活检技巧及并发症管理、肺癌冷冻消融病例分享、综合介入技术在肺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减容治疗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救治中的应用、肺隔离症介入治疗病例分享、咯血的介入治疗等议题。课程围绕呼吸内镜介入治疗领域的关键议题,授课环节聚焦核心知识与临床要点深度拆解,实操演示直击技术难点现场示范,参会人员围绕实操细节、诊疗疑问展开热烈讨论,每位参与者均获益匪浅,切实为推动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的规范化开展与技术水平提升注入动力。


放疗科微创手术演示了柳晨、侯彦杰和杨烨三位专家的肺结节的穿刺活检、CT引导经皮穿刺并发症的防治和3D打印模版引导下的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手术,采取直播、理论学习与现场答疑方式,直观展现放疗科微创技术在胸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李东讲解了“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并发症的防治”,围绕 CT 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系统讲解其发生原因、风险评估方法、预防策略及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提升穿刺活检操作的安全性与临床诊疗质量。侯彦杰分享了HDR组织间插植放疗在晚期肿瘤中的临床应用,阐述其在晚期肿瘤治疗中的适用瘤种、治疗方案制定、实施流程、疗效评估,以及相关毒副作用管理等内容,为该技术在晚期肿瘤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应用提供参考。多名专家共同探讨了肿瘤微创治疗的自身经验分享和本次手术演示的收获及后续建议,共同梳理观摩学习中的技术亮点、可优化细节,进而针对微创治疗技术的临床推广、年轻医师培训、多学科协作等提出后续改进方向与实践建议,以推动肿瘤微创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本次会议是山西省胸部肿瘤领域的一次全学科、全流程、全维度学术盛会,延续了“整合资源、共促发展”的核心宗旨,实现了手术技术实操、多学科理论研讨、学科组织建设的三重目标,推动了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介入科、呼吸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胸部肿瘤个体化、精准化、全程化治疗提供实践路径,完成了山西省医院协会放射治疗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肿瘤热疗分会等学科组织的换届与建设,为学科长期发展筑牢组织根基,搭建了省内外专家的交流桥梁,促进了胸部肿瘤诊疗技术的 “引进来” 与“走出去”,助力了山西胸部肿瘤诊疗水平向国内一流迈进。
未来,山医大一院胸外科将继续发挥学科引领作用,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推动胸部肿瘤综合治疗的技术创新与学科建设,为“健康山西”建设贡献胸部肿瘤领域的专业力量。
供稿:胸外科 白茹雄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张弘广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