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成功完成全省首例难治性强迫症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标志着山西省在精神疾病神经调控治疗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这是医院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脑科学前沿技术临床转化的重要成果,也为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医生,我感觉脑子里的那根弦松了,20多年来从没有这样轻松过。”10月16日,在医院精神卫生科示教室,接受DBS系统开机调控的患者赵女士激动地说。一个月前,医院多学科团队为她成功实施了DBS植入术,这也是山西省在难治性精神疾病神经调控领域首次独立完成脑深部双侧四靶点联合植入术。

强迫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约10%-20%的患者会发展为药物及心理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类型,病程迁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赵女士患病20年,因严重强迫思维和行为无法正常工作和社交,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在多方求治无果后,她最终来到山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寻求希望。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和神经外科在难治性精神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面对赵女士的复杂病情,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整合精神卫生科、神经外科、核磁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骨干力量,开展精准评估与联合攻关。术前,专家团队经过严谨症状评估,通过高分辨率MRI精准定位神经核团,制定机器人辅助植入路径。9月16日,神经外科连世忠团队在智能机器人辅助下,经颅骨小孔将两根电极分别植入双侧脑区4个神经靶点,精度控制在0.5毫米以内,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DBS手术如同为紊乱的大脑神经环路安装智能调节器。”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刘志芬介绍,“通过持续、可控的电脉冲刺激,可以精准调节异常脑区的神经活动,这种疗法可逆、可调,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路径。”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填补了山西省在精神疾病神经调控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也是医院学科建设与科研临床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作为山西省神经调控领域的领军单位,山医大一院在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疾病DBS治疗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此次将技术拓展至精神疾病领域,是医院强化学科布局,在脑科学研究与临床转化上的重要突破。
据悉,此次新技术的开展依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的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未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将继续围绕神经精神重大疾病,加强脑机接口、神经调控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不断完善高水平学科体系,助力健康山西建设,为广大相关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供稿:神经外科王明宇 精神卫生科 张爱霞 宣传部 刘腊梅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王宏勤 刘志芬
复审复校:张君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