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科主办的山西省第四届乳腺晋阳论坛在太原举行,汇聚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湖南、吉林、黑龙江及山西等地乳腺肿瘤领域专家,通过专题报告、前沿解读和交流探讨,共同探索乳腺疾病诊疗新进展并研讨适宜技术的推广路径,为提升山西省乳腺癌防治水平注入新动力。

山医大一院副院长贾红燕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致辞。山医大一院乳腺科李元栋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山医大一院赵瑛教授出席并致开幕辞。

金锋表示山医大一院乳腺科在赵瑛、贾红燕等专家多年的推动下,诊疗规范与人才梯队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并依托晋阳论坛持续培育中青年骨干,对山西团队的坚持与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期待多方携手将区域乳腺癌防治事业推向更高台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贾红燕向远道而来的全国各位前辈专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与热烈欢迎,回顾了山医大一院乳腺科独立建科五年来的显著成就:乳腺癌年手术量从建科初期的160例左右跃升至400余台,四级手术超百台,年门诊量达3万余人次;护理团队积极开展淋巴水肿治疗,年服务患者超300例。专科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学科发展,值此大暑节气,她以“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候寓意,勉励全国同行在规范化诊疗基础上锐意创新,共同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品质。

赵瑛讲到,省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共议乳腺健康令人动容,47年从医经验深切体会到医学事业需终身精进,而青年医师的蓬勃成长尤为令前辈倍感欣慰,乳腺癌已成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虽暂难预防,但早诊与综合治疗正持续提升患者生存率,衷心感谢全国同道的孜孜以求与不懈奋斗,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共推乳腺健康事业发展。

学术专题环节,国内乳腺肿瘤领域专家围绕乳腺外科前沿技术、基础研究转化、疑难并发症处理、精准免疫治疗及指南更新等核心议题,呈现了多场精彩报告,内容涵盖广泛且深入。乳腺外科技术方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肖春花教授分享了”乳腺腔镜手术临床数据回顾与汇报”,以详实数据展示了微创技术的显著优势;湖南省肿瘤医院宋达疆教授深入剖析了“假体植入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策略”,为保障乳房重建安全提供了关键见解。基础研究与精准治疗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凌代舜教授在“基于化学探针的生命活动感知和肿瘤代谢调控”报告中揭示了肿瘤干预的新靶点;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申维玺教授系统梳理了“细胞因子风暴精准诊治的医学新理论和临床实践”,并结合自身经验强调了中医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山医大一院张革红教授聚焦“早期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为这一难治型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指南规范与临床实践方面,山西白求恩医院宋彬教授权威解读了”2025版CSCO指南HR+晚期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犇龙教授详解了“CACA-CBCS指南更新解读:外科治疗篇”,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决策提供了坚实依据。此外,会议关注了热点与多学科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姜鸿南教授探讨了”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郝秀原围绕“医学出版的伦理学要求”,系统阐述了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总则,并对研究、写作、审理及发表全流程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本次论坛特邀张建国、范志民、崔树德、王昕等多位乳腺领域资深专家担任主持,专家们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精准的议题驾驭能力有效把控会议节奏,保障了学术交流的高效性与有序性。

此外,护理分会场召开了山西省护理学会第三届淋巴水肿学组护理学术会议,来自山西省淋巴水肿护理学组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及护理同仁共60余人参加,会议由山医大一院乳腺科宋秋香主持。山医大一院副院长贾红燕、山西省护理学会理事长薛平、山医大一院护理部主任商临萍出席并致辞,肯定了淋巴水肿专科取得的成绩,指明了未来的工作方向,期望医护紧密协助共创淋巴水肿纵深发展惠及三晋百姓。

本次会议主题为“循证为纲 实践为案”,内容涵盖前沿模式分享、专科实践深化和科普赋能大众,李云介绍了“复旦肿瘤--淋巴水肿两全管理模式”;郭军探讨了“淋巴水肿门诊一体化建设与管理”;郭春蕊分享了“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护理”;宋秋香以“直击科普教育,科学赋能民众”为题强调了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乳腺科护理团队展示了优秀科普作品《“淋”漓尽“治”,畅通回家之路》。此次会议为山西省淋巴水肿护理领域提供了交流平台,分享了新进展,拓展了科研和科普路径,提升了护理实操能力,推动了专科护理水平的提升。



山西省乳腺晋阳论坛已举办四届,始终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引进推广先进理念与技术,此次论坛成功举办再次彰显了山西省在乳腺疾病领域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决心,为助力“健康山西”建设谱写了新的篇章。

供稿:乳腺科 宋秋香 雷艳 赵晓艳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李元栋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