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的病房里,每一位即将出院的患者都会收到一封温暖的“家书”。


脊柱脊髓组自2018年起,主治医师发现许多患者出院后常常忘记康复细节:“戴颈托多久?能弯腰吗?睡觉用什么姿势?”于是,团队手写了一份注意事项塞给出院患者,没想到,这张皱巴巴的纸成了“宝贝”,有位患者特意回来感谢:“我把它贴冰箱上,每天照着做,腰不疼了。”受此鼓舞,团队将纸条升级成海报,图文并茂;现在变成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康复指南,形式在变,但核心从未改变,从一张纸到一颗心,七年温情进化史,医疗的温度不该止步于手术台。

信中内容全是“接地气”的叮咛,内容涵盖颈腰椎手术注意事项,从佩戴颈托、腰围到日常吃穿住行,从康复活动到复查安排,信里信外都藏着细节里的温柔,护士长总说:“患者紧张时,耳朵是‘关着的’,但回家后看着信,会一字一句读进去。”
神经外科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不仅是守护健康的卫士,更是倾听者和陪伴者,每天早晨查房总会多花5分钟悉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疑惑并分享案例,给年轻程序员演示“电脑族护颈操”;听阿姨唠叨“我家老头非要拖地怎么办”;拿成功案例的对比片鼓励大家:“看,这位患者术后半年又能跳舞了。” 既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还以技术有精度、服务有温度、管理有深度为导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七年光阴,纸页会泛黄,墨迹会淡去,但脊柱脊髓团队对患者的关怀始终如一。查房时的一句问候、换药时的一句安慰、深夜值班时的一杯温水,还有患者康复离院时的一通随访电话、一条健康提醒,甚至微信里的一句“最近怎么样?”都能让患者感受到安心,正如他们所说:“你们给的不仅是药方和检查单,更像家人写的‘生活指南’——告诉我怎么吃药,也教我如何好好生活。”我们坚信,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医院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是传递温暖的地方,愿每一位患者都能遇见治愈,更遇见善意。
供稿:神经外科 李婧 孟效红 刘晓东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王宏勤
复审复校:张君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