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消化科
消化科

科室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起源于1957年内科成立的消化病组,当时由我省消化内科专业的奠基人徐大毅教授牵头,1977年独立建科,经过近70年的艰苦创业,徐大毅教授、闫柱教授、李亮成教授、霍丽娟教授、陈星教授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发展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系山西省消化系病医学重点学科、山西省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山西省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单位、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主任委...

【详细】

科室指南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科室位置
科室位置
  • 特色医疗

  • 消化内科特色医疗

    微生态医学中心

    微生态医学中心的核心理念是将人体视为一个“超级生物体”,强调人体与微生物群落的共生关系,专注人体微生态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主要围绕肠道微生态等人体微生态系统开展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其工作任务和职责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诊断与治疗

    1.疾病诊疗:微生态医学中心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相关的疾病提供诊疗服务。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菌群紊乱相关腹泻等;治疗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消化系统外疾病-神经退行病变(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等)、精神神经系统(自闭症等)、代谢相关疾病(糖尿病等)、肿瘤相关疾病(免疫治疗及放化疗所致肠炎等)。

    2.检测与评估:微生态医学中心提供肠道菌群检测、肠屏障功能检测、肠道气体检测等服务,评估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健康状况与肠道屏障功能。

    3.菌群移植:微生态医学中心通过粪菌移植(FMT)等技术,将健康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纠正患者微生态失衡,重建患者新的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研究与创新

    1.基础研究:微生态医学中心开展人体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探索微生态与多种疾病的关联机制。

    2.临床研究:微生态医学中心进行纠正微生态失衡相关临床治疗,推动微生态治疗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成果转化:微生态医学中心加速微生物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开发相关药物和治疗技术。

    三、多学科协作

    微生态医学中心依托多学科协作平台,整合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营养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精神卫生科、神经内科、儿科、老年科、中医科、检验科等多学科资源,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微生态医学作为新兴的医学领域,正逐步推动相关疾病的精准治疗和健康管理,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心

    消化道出血是急性疾病中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病种之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及急诊医学中心牵头成立了山西省首家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心,探索建设全省一流的学科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和深度融合的诊疗模式,让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更加及时、规范、高效。

    在顶层设计上,制定了规范化工作流程,实现了患者快速进入救治程序。依托急诊内科、消化内科、肿瘤与血管介入科、胃肠外科、肝脏移植中心多学科优势,患者少走弯路,第一时间得到最规范、最合理的救治。在人员配备上,消化内科配置了专门的急诊内镜医护团队,二线值班医师评估病人适合急诊内镜后,急诊内镜团队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实现了超早期急诊内镜检查。在设备配置上,我院拥有全省实力最雄厚的内镜中心,急诊科、消化内科病房、手术室均配置了移动内镜设备,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患者管理上,急诊医学中心设置消化道出血专用床位,在患者较多时入住,由急诊内科及消化内科医师共同管理。消化内科目前开放床位170张,与万柏林分院及太原市第九人民医院建立紧密科联体,实施总-分-总上下级医院的转诊工作,更好地实现了分级、分层管理患者。在学术交流上,科室举办的“月来月精彩”学术活动,面向全省医师进行消化道出血的内科及内镜治疗学术讲座,带动提升全省消化道出血诊治水平。一系列的举措,目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诊治流程更加及时顺畅,全年完成内镜下止血、硬化、套扎治疗98例,显著压缩患者等待内镜诊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出血率、减少手术率,降低死亡率,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心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并辐射全省地市的疑难危重消化道出血的多学科协作诊治,通过打造远程会诊中心、诊疗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动整体治疗水平的同质化发展进程,让全省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都获得快速规范化的诊治。

    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

    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亚专业组,始终秉承“精准筛查、微创干预、全程管理”的诊疗理念,专注于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国一流的诊疗服务。科室配备全球顶尖的内镜系统,结合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构建了覆盖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的全链条诊疗体系,显著提升了早期肿瘤的检出率与治愈率。

    一、国际顶尖设备赋能精准诊疗

    科室配备奥林巴斯最新一代EVIS X1内镜主机与富士ELUXEO 7000内镜系统,其高清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助力我科早癌发现率显著提高。

    二、特色技术引领微创治疗革新

    依托先进设备,亚专业组常规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超微创技术,针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内癌、黏膜下肿瘤以及贲门失弛缓症等病种,可在内镜下完成根治性治疗,患者无需开腹手术,24小时内即可恢复日常活动。

    三、多学科团队护航诊疗安全

    亚专业团队联合病理科、麻醉科、影像科、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胸外科以及肿瘤消化科组成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多学科诊疗团队,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在诊治全程都能得到最优治疗方案。

    未来,消化内科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团队将持续以“技术精进”与“人文关怀”为双驱动力,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消化道肿瘤诊疗迈向“更早、更准、更微创”的新纪元,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胆胰疾病微创治疗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胆胰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主要包括胆道结石、胆道狭窄、急慢性胰腺炎、胆管癌、胰腺癌。胆胰疾病表现复杂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随着内镜技术的逐渐发展,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有了新的进展。目前消化科已经形成以“内镜微创诊治胆胰疾病”的技术优势和诊疗特色。常规开展多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技术,如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胰管支架置入术,直视下胆管内活检术,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在省内较早开展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FNB),EUS引导下胰腺囊肿内引流术、EUS引导下胆胰管引流术,EUS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术、EUS引导下胃底静脉曲张弹簧圈置入、EUS引导下组织胶注射术,双E联合应用形成了胆胰疾病多镜联合诊治的特色平台,实现了胆胰疾病的“精准诊治”,提高了胆胰疾病的诊治率。

    炎症性肠病诊治

    山大一院消化科在炎症性肠病(IBD)诊疗领域处于国内先进地位,建立了完善的IBD诊疗体系。科室设有IBD专科门诊和专属病区,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可开展IBD相关的前沿诊疗技术,包括各类免疫制剂、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的精准治疗,以及微生态治疗等创新疗法。在消化内镜诊疗方面,科室率先开展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等先进技术,并熟练掌握内镜下消化道狭窄扩张切开、肠梗阻导管置入等高难度治疗操作。2021年,科室牵头组建了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IBD-MDT),汇聚胃肠外科、营养科、影像科、病理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等领域的顶尖专家,每两周开展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诊疗方案。科室还特别设立了IBD专职医护团队,建立完善的长期随访体系,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全方位提升患者管理水平。凭借卓越的诊疗实力和创新的管理模式,科室于2022年成功获批"全国炎症性肠病诊疗区域中心",并于2024年荣获"IBD患者关爱示范中心"称号,标志着我院在IBD诊疗领域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疑难肝病及终末期肝病内科及内镜诊治

    疑难少见肝病仅占肝病疾病谱约9.9%,但因我国人口基数大,疑难肝病患者总数仍极其庞大。这些患者仅靠常规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往往不能明确诊断,最终可能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需要肝移植治疗。中国的慢性肝病超过了4亿人,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遗传代谢肝病等疑难肝病困扰着无数患者,疑难重症患者的诊疗更加困难复杂,往往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三年来,我院消化内科与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密切合作,完成了50多例肝脏穿刺,疑难肝病的诊治达到了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

    终末期肝病的突出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常可导致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甚至是致命性的大出血,是临床常见及死亡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消化内科在肝病诊治团队及消化内镜诊治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可专业评估每一位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个体化诊疗措施。

    痔疮的内镜下微创治疗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高达50%的人群受到痔疮疾病的侵扰,特别是长期久坐、劳累等使人体长时间处于固定体位,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盆腔血流缓慢和腹腔脏器充血,导致痔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进而引起痔疮。

    痔疮的治疗通常采用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治疗和内镜下微创治疗。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下痔疮的硬化、套扎等治疗技术的不断推广,临床上达到了和外科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同时其并发症少、疼痛轻、愈合快、不影响肛门功能、患者满意度高,在临床中易推广。消化内科曾多次派出高年资内镜医师外出培训,已经常规开展该临床项目,同时开设痔疮内镜微创治疗专病门诊。

    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

    我国幽门螺杆菌(Hp)人群感染率约50%左右,Hp感染是多种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也与多种胃外疾病相关,Hp感染更是预防胃癌中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国际国内多种指南共识推荐只要证实Hp感染就建议根除治疗。

    随着就诊患者及体检人群Hp感染者检出人数的增加,规范Hp感染的治疗、执行“首战即决战”理念,提高首次根除成功率尤为重要。为此,2021年11月消化科开展了Hp感染专病门诊,加强对Hp感染者的规范化诊治,同年被授予“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国家级示范中心”。

    通过Hp感染专病门诊,给予患者规范化治疗方案,提高首次根除率;对于根除失败患者“急刹车”,给予调抗结合、个性化治疗。督促患者适时复查,并对Hp相关疾病给予根除治疗后续个体化治疗。同时加强对Hp感染者的宣教,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对于特殊人群感染者,给予充分评估根除Hp的获益和风险,进行个体化处理,使感染患者既不恐慌、也不忽视。

    从事Hp相关疾病诊治专家更加细致及规范的诊断治疗,使患者真正获益,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通过提高公众对根除Hp可预防胃癌的知晓度,降低胃癌发生风险,为健康山西、健康中国做出消化科医生应有的贡献。

    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介入治疗

    在当今的医学领域,消化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肿瘤化疗与消化内镜介入治疗的结合正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开展与推广多项消化内镜下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如内镜下支架置入、肿瘤消融、神经阻滞等技术,与化疗相结合,缓解肿瘤引起的梗阻、出血、腹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消化肿瘤化疗与消化内镜介入治疗的结合为消化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结合将更加紧密,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开启消化肿瘤精准治疗的新篇章。

    (数据更新至2025年05月19日)

    医师介绍
    查看更多
    共43条  1/9 
    首页上页  

    联系我们

      医院官方公众号           

       医院官方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公众号



    解放路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邮编:030001       
    门诊咨询:0351-4639766  1号住院楼:0351-4639800  5号住院楼:0351-4867333 

    8号住院楼:0351-4867363 病案室:0351-4639715     医患沟通办:0351-4639019
    前进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前进路南段35号  门诊咨询:0351-4638055                       

    晋ICP备12003687号-4    晋卫网复审[2014]第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