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患者,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或治疗血液中的血栓。然而,使用抗凝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便是出血。那么,该如何预防和观察出血情况呢?
全身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出血,例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这类出血相对轻微,以观察为主。若出现脑出血、呼吸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情况,则较为严重,需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1.留意鼻腔、牙龈是否有出血现象。
2.查看皮肤是否有瘀点、瘀斑、紫癜。
3.观察是否有咯血情况,可能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全是血液。
4.留意是否有呕血或呕吐出咖啡样物质,以及大便是否呈红色或柏油样。
5.观察是否有血尿。
6.关注是否突然出现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症状。
7.女性需注意观察月经量是否增多。
1.日常生活中,动作要轻柔,避免碰撞、跌倒。浴室应使用防滑垫,居室内要保持地面干燥,无杂物堆积。
2.选择合适的生活用品,用电动剃须刀代替刀片剃须,使用软毛牙刷刷牙,且刷牙动作要轻柔。修剪指甲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皮肤破损。
3.服药期间注意饮食均衡,尤其是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吸烟会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降低抗凝药物的治疗效果,而酒精会增强某些抗凝药物的作用,增加出血风险,因此要戒烟戒酒。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4.避免进行容易导致身体碰撞或跌倒的剧烈运动或活动(如拳击、激烈对抗性球赛)。
5.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在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期间,要警惕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的影响,避免加重出血。若漏服药物,当天可及时补服,次日按正常剂量服用,切记不可服用双倍剂量,否则会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增加出血风险。
6.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监测凝血等指标,以了解是否需要增减或停用抗凝药物。
7.外出时随身携带“服用抗凝药物”的标签,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总之,在使用抗凝药物时,要认识到药物的特殊性,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品种。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变化,警惕血栓和出血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