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以教促学•医路成长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实习手记(八)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6 08:41

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时,布料的微凉与胸前“实习生”的标识,让我心头既紧张又郑重——那一天,我终于走出医学课本的油墨香,站在了医院的病房里,开启了一场关于责任与成长的修行。

图片

我的带教老师常说:“课本上的知识是死的,患者的生命是活的。”起初我不懂这句话的分量,直到第一次跟着老师查房。那是一位患肺炎的老奶奶,她咳嗽时胸口起伏得厉害,说话也断断续续。老师让我听诊肺部,我攥着听诊器,手指因紧张而微微发抖,贴在老奶奶后背时,竟一时分不清呼吸音的异常。老师没有责备,只是轻轻调整我的手法,轻声说:“你听,这里的湿啰音比昨天轻了,这是用药有效的信号。”顺着老师的指引,我终于捕捉到那细微的变化——原来,医学的精准,藏在对每一个细节的敬畏里。后来,我开始学着把课本里的“肺炎病理机制”和老奶奶的体温曲线、血常规报告对应起来,看着她从卧床不起到能坐起来吃粥,我忽然明白:那些曾经抽象的理论,终是要用来守护真实的生命。

图片

在消化内科轮转的日子,让我对“医者”的理解多了层细腻的考量。有位中年大叔因胃溃疡反复出血住院,每次做胃镜检查前都格外焦虑,总念叨“怕疼、怕查出不好的结果”。带教老师告诉我:“消化内科的患者常因病痛羞于表达,也容易因病情反复失去信心,耐心解释比匆忙操作更重要。”于是我每次陪他术前准备时,都会把检查流程拆成“一步步来”:“等下会先给你喝局麻药,喉咙会有点麻但不疼,检查时医生会轻一点,有不舒服你举手就行。”我还翻出他的检查报告,用通俗的话讲:“你这溃疡是良性的,只要按时吃药、调整饮食,很快就能好。”大叔渐渐放松下来,后来每次检查后都会笑着说:“听你说完,我心里踏实多了。”原来,医者的责任不只是治好身体的病,更是用细致的沟通,帮患者卸下心里的“包袱”。

实习的这些日子里,我也见过遗憾与无奈。有患者因病情反复而焦虑,有家属在走廊里偷偷抹眼泪。但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坚守:护士凌晨三点仍在病房巡视,医生为了制定治疗方案加班到深夜,各科室为了抢救生命争分夺秒地协作。这些画面,让我想起入学时宣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每一位医护人员心里的责任。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从一个只懂理论的学生,慢慢学会用专业守护生命,用温度对待患者。未来的路还很长,但白大褂赋予我的责任与热爱会一直指引我前行——因为我见过生命的脆弱,更想成为守护生命的力量。


供稿:教学部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刘霞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

联系我们

    医院官方公众号           

     医院官方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公众号



解放路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邮编:030001       
门诊咨询:0351-4639766  1号住院楼:0351-4639800  5号住院楼:0351-4867333 

8号住院楼:0351-4867363 病案室:0351-4639715     医患沟通办:0351-4639019
前进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前进路南段35号  门诊咨询:0351-4638055                       

晋ICP备12003687号-4    晋卫网复审[2014]第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