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正文

科普丨“脸疼”不一定是上火!揭秘藏在颌骨里的“隐形炸弹”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28 08:55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脸颊某处隐隐作痛,牙龈反复肿胀,甚至感觉牙齿有些松动?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哎呀,又上火了,得喝点凉茶降降火。”

然而,这种“想当然”的自我诊断,可能会让一个隐藏在颌骨深处、悄无声息发展的“隐形炸弹”被忽略,它就是——颌骨囊肿。

图片

什么是颌骨囊肿?

它不是什么“火气”,简单来说,颌骨囊肿就像是长在颌骨里的一个“气球”。这个“气球”内部充满液体(囊液),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衬里”(囊壁),随着囊液分泌增多,这个“气球”就会慢慢膨胀、挤压和侵蚀周围骨头。

图片

它本身大多属于良性病变,但它的生长方式却极具“欺骗性”和“破坏性”。

这个“隐形炸弹”为何如此危险?

悄无声息,早期毫无症状,这是它最“狡猾”的地方。在囊肿生长的初期和中期,患者往往没有任何感觉,不痛不痒,很多人是在例行口腔拍X光片时才被意外发现。

暗中扩张,疯狂“挖空”颌骨,囊肿会持续性地、缓慢地膨胀,像蚂蚁啃堤一样,一点点“吃掉”周围的骨质。最终,颌骨会被侵蚀得只剩下一个空壳,骨质变得像蛋壳一样薄,大大增加了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伤及无辜,波及健康牙齿,巨大的囊肿会挤压邻牙牙根,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牙根被吸收,最终让好牙也无辜“殉职”。

引发感染,急性发作才知痛,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囊肿内容物容易继发感染,这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疼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等急性炎症症状,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何发现这颗“炸弹”?——火眼金睛是X光

仅凭肉眼观察口腔,根本无法发现潜伏在骨头里的囊肿,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它的唯一“照妖镜”。

根尖片:常规检查,可发现较小的囊肿。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最常用、最经济有效的筛查手段,可以一览全口牙齿和颌骨情况,就像给颌骨拍了一张“集体照”,囊肿无处遁形。

图片

CBCT(锥形束CT):是诊断和手术规划的王牌,它可以三维立体、精确地显示囊肿的大小、范围、与周围重要结构(如神经、鼻窦、邻牙)的关系,是医生制定手术方案的“导航地图”。


“拆弹”行动:如何治疗?

一旦确诊,手术是治疗颌骨囊肿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别担心,这通常是一个技术成熟的口腔颌面外科常规手术。囊肿刮治:最经典的方法。医生会在牙龈上做一个小切口,翻开牙龈,在骨头上开一个窗,将囊肿的“衬里”(囊壁)完整刮除,消除复发根源。

开窗减压术:对于巨大的囊肿,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颌骨和神经,会先采用这种“缓兵之计”。在囊肿处开一个小口并保持通畅,让囊液流出,内部压力减小,周围骨头会慢慢自行生长、修复,使囊肿缩小。待其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二次手术刮治,这样手术创伤和风险都大大降低。术后,取出的组织会送去做病理检查,最终明确诊断。


健康提醒:

如果您出现不明原因的面部麻木、牙齿松动、牙齿移位,或者同一部位的牙龈反复肿胀,请务必提高警惕,不要再简单地归咎于“上火”,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拍一张全景X光片,就能让这颗“隐形炸弹”原形毕露。

定期口腔检查,不仅是看牙齿有没有蛀牙,更是给颌骨做一次全面的“安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供稿:口腔颌面外科 李晓丽 逯莹莹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南欣荣

复审复校:张君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

健康科普 更多 >>

联系我们

    医院官方公众号           

     医院官方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公众号



解放路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邮编:030001       
门诊咨询:0351-4639766  1号住院楼:0351-4639800  5号住院楼:0351-4867333 

8号住院楼:0351-4867363 病案室:0351-4639715     医患沟通办:0351-4639019
前进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前进路南段35号  门诊咨询:0351-4638055                       

晋ICP备12003687号-4    晋卫网复审[2014]第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