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静音,只剩旋转
35岁的陈老师是一名钢琴老师,声音是她生命中的阳光和空气。那个周二下午,她正在给学生上课。弹奏一个高音和弦时,她的右耳突然“嗡”地一下,像是老旧电视机被关掉的声音,紧接着,整个世界的声音都向左边偏移了,右耳里的钢琴声变得遥远而沉闷,像是隔了一层厚厚的棉花。“可能是最近太累,耳朵堵住了吧。”她心里想着,并没有太在意,勉强上完了课。回家的路上,她感觉有些头重脚轻。就在她等红绿灯时,毫无征兆地,马路、高楼、人群……眼前的一切突然开始剧烈地晃动和旋转。她感觉自己像被扔进了一个滚筒,天旋地转,根本站不住。强烈的恶心感让她当场就吐了出来。那一刻,陈老师的世界里,一边是万籁俱寂的“静音”,另一边是天崩地裂的“旋转”。她被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无助淹没了。
陈老师的遭遇,就是典型的“突发性聋伴眩晕”。这是一种耳科的顶级急症。数据显示,伴有眩晕的突聋患者,其听力损失程度通常更重,治疗的预后也相对更差。这意味着,她不仅要面对眩晕的痛苦,更站在了永久失聪的悬崖边缘。
内耳的“地震”与“海啸”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指的是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而伴有眩晕,则意味着这场灾难不仅波及了负责听力的“耳蜗”,还侵袭了隔壁负责平衡的“前庭”器官。
你可以把我们的内耳想象成一个高科技园区,耳蜗是“音频处理中心”,前庭是“平衡控制中心”。这两个中心由同一条极其微小的动脉血管供应养分和氧气,就像园区只有一条唯一的“生命通道”。当突聋伴有眩晕时,往往意味着整个园区都出事了,可能的原因包括:
园区“断电”了(血管痉挛或栓塞):那条唯一的“生命通道”被堵住或突然收缩,导致整个园区缺血缺氧。
园区被“病毒入侵”了(病毒感染):病毒攻击了听神经和前庭神经。
园区“安保系统紊乱”了(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的免疫细胞不分敌我们,攻击了内耳的正常结构。
无论哪种原因,对于娇嫩的听毛细胞和神经细胞来说,这都是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海啸”。
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一:“就是耳朵发炎/上火/耳屎堵了,过两天就好了。”
真相:这是最致命的错误观念!突聋是神经损伤,不是普通的炎症或堵塞。神经细胞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几小时内就会开始凋亡。等待,等于放弃治疗。
误区二:“只是听不清而已,不影响生活。”
真相:单耳失聪会让你失去声音的“方向感”和“立体感”,在嘈杂环境中交流变得异常困难。而伴随的耳鸣和眩晕更是会严重影响情绪、睡眠和工作能力。它绝不是“小事”。
误区三:“反正都聋了,治不好了。”
真相:突聋的治疗效果与开始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发病后的72小时是“黄金治疗窗”,一周内仍是有效治疗期。越早干预,听力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与时间赛跑的陈老师
经历了那场眩晕风暴后,陈老师在家躺了一天。眩晕是减轻了,但右耳的听力没有丝毫好转,持续的高调耳鸣吵得她心烦意乱。她还在安慰自己:“也许明天睡醒就好了。”第二天晚上,她和一个当护士的闺蜜通电话。当她费力地用左耳听电话,并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后,电话那头的闺蜜声音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你这是突聋,还带眩晕,这是顶级的急症,你不能再等了,现在立刻去医院挂耳鼻喉科急诊!快!”闺蜜焦急的语气,终于敲醒了陈老师。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失去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当陈老师深夜坐在我们的诊室时,距离她发病已经过去了超过48小时。听力检查结果出来了:右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我们看着她苍白又焦虑的脸,语气严肃而直接:“陈老师,你现在的情况非常紧急。你的内耳神经正在求救,我们正处在黄金治疗窗的尾巴上。我们必须马上开始治疗,一分钟都不能再耽搁。”
我们迅速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立即住院,进行静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同时辅以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在办理住院手续时,陈老师的手一直在抖。她害怕的不是打针吃药,而是害怕判决结果——她还能不能再听到钢琴的和声?她还能不能继续她的事业?
住院的日子是漫长而煎熬的。眩晕在治疗后很快得到了控制,但听力的恢复却像挤牙膏一样缓慢。每天的查房,她都会充满期待又无比紧张地问我们:“医生,我的听力会好起来吗?”我们告诉她:“我们已经抓住了治疗的尾机,用了最强的方案。现在你需要给你的神经一点修复的时间,更要给你自己一点信心。”除了常规治疗,我们还为她安排了高压氧治疗,增加血氧浓度,为受损的神经细胞提供更多的“能量补给”。
治疗的第五天,奇迹的曙光出现了。那天早上,她突然听清了走廊里护士的脚步声。虽然声音还很微弱,但那是她近一周来,第一次用右耳听见世界。她激动地哭了。
突聋自救,你必须知道的行动指南
陈老师是幸运的,她在“黄金72小时”的末尾抓住了机会。为了不让更多人留下遗憾,请你一定把下面的话刻在脑子里:
识别警报:什么是突聋?
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常伴有耳鸣(耳朵里有蝉鸣、电流声等)。
可伴有耳闷胀感(像塞了棉花)。
严重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
紧急行动:一旦发生,怎么办?
第一步:立刻停止所有活动,保持冷静。
第二步:不要等待!不要观望!不要自我诊断!
第三步:立即前往有耳鼻喉科急诊的医院!把它当作“耳朵的中风”或“耳朵的心梗”来对待!告诉医生你听力下降的确切时间。
治疗方案有哪些?
核心治疗:全身或局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首选方案。
辅助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高压氧治疗等,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组合使用。
敬畏生命中的每一个声音
经过两周的系统治疗,陈老师的听力恢复到了接近正常的水平。虽然偶尔还会有轻微的耳鸣,但她已经能重新坐回钢琴前,弹奏她热爱的乐曲。出院那天,她对我们说:“这次生病,像是被命运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但也让我们学会了去珍惜和敬畏生命中的每一个声音,无论是音乐声、风声,还是家人的呼唤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拥有精密的系统,但也同样脆弱。突聋伴眩晕,就是这个系统发出的最危急的警报。请务必重视它,并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它。因为在抢救听力的战场上,时间,就等于声音。
供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皇甫辉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