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正文

PNF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9 20:35

近年来,康复治疗逐渐被公众重视了起来,不论是偏瘫患者,骨关节术后患者,截瘫患者,还有慢病患者,都已经在康复治疗中受益,今天康复治疗师为大家分享PNF治疗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

PNF也称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内科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Hermankabat医生发明的以人体发育学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基础的一种多方面的运动治疗方法,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的反应,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阔大关节活动范围,缓解肌肉紧张,最终改善功能的治疗技术。

神经生理学理论:外周神经和感受器所产生的输入信号,可以影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解剖学基础:大多数肌肉纤维的附着和排列表现为螺旋形和对角形。

图片

发育学基础:

(1)螺旋或对角线运动是动作发育的最后阶段:所有的对角线模式中总有旋转的成分,旋转是肢体发挥正常功能所不可缺少的。

(2)对角线运动都越过中线,有利于身体双侧运动协调发展

整体运动论: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形和对角线主动、被动、抗阻力运动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动。主张通过手的接触、语言命令、视觉引导来影响运动模式 。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具有多种重要目的,包括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膝关节活动度: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屈伸功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大腿、小腿等部位的肌肉,提高肌肉力量,更好地支撑和保护膝关节。

减轻肿胀和疼痛:康复治疗中的物理疗法等措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恢复正常步态和日常活动能力:使患者能够正常行走、上下楼梯、蹲起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抓握:蚓状肌的抓握,手抓握刺激皮肤感受器和其他压力感受器,给病人正确运动方向的信息。

优点:抓握的压力来自掌指关节的屈曲,使治疗师的手扶住患者身体,蚓状肌的抓握能使治疗师很好控制运动而不会因挤压或者给予身体骨骼的压力太大而引起患者的疼痛。

阻力:阻力方向是一条沿着患者身体轮廓的弧线。治疗师双手与前臂的角度随着肩胛沿着对角运动的弧线移动而改变。

图片

基本模式轨迹演示和实操演示:

图片

起始位

图片

屈曲模式开始抗阻

图片

屈曲模式抗阻及方向引导

图片

屈曲模式终末端的抗阻加压

图片

伸直模式的抗阻及方向引导

图片

结束时的加压牵伸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PNF技术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骨折、手外伤均可使用这些技术,和神经损伤康复。

一般无特殊禁忌。

PNF治疗技术在肩部当中的应用要注意选对切入点,用心感受患者肌肉紧张度的改变,PNF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它是最好的辅助治疗手法。

依据 《实用PNF》

供稿:康复医学科 张跃中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武俊英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

联系我们

    医院官方公众号           

     医院官方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公众号



解放路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邮编:030001       
门诊咨询:0351-4639766  1号住院楼:0351-4639800  5号住院楼:0351-4867333 

8号住院楼:0351-4867363 病案室:0351-4639715     医患沟通办:0351-4639019
前进院区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前进路南段35号  门诊咨询:0351-4638055                       

晋ICP备12003687号-4    晋卫网复审[2014]第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