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大门,扑面而来的不是刺鼻的消毒水味,而是一种混合着汗水与希望的独特气息。这里没有急诊医学中心的惊心动魄,没有手术室的生死时速,却在上演着一幕幕更为动人的生命故事——那些被疾病击倒的患者在这里重新学习站立、行走、拥抱生活,用坚韧与汗水书写着生命的奇迹。
脑卒中让年轻的小张身体右侧突然偏瘫,初到康复科医学科时,他连最简单的抬手动作都成了奢望,眼神中满是挫败与恐惧。“别怕,今天能站5秒就是胜利。”治疗师温暖而坚定的声音成了他的精神支柱。“这个动作会酸,但要坚持”“手指再用力点,很棒!”的鼓励,这些看似简单的言语却像一束光照进小张灰暗的世界,为他注入前行的力量。

康复是一场漫长的跋涉。护士长常常用“爬山”的比喻开导患者:“康复就像攀登高峰,每一步都离山顶更近一点。”渐渐地,希望的种子在小张心中生根发芽,他开始主动加练,甚至和病友分享进步,当那天他颤巍巍地独立迈出三步时,整个科室都为他鼓掌欢呼,


在这个特殊科室,医护人员既是治疗师,又是心灵导师,他们深知康复不仅要修复受损的肢体,更要疗愈受伤的心灵。面对患者的沮丧、家属的焦虑,他们总是用专业与温暖给予最恰当的回应:
“阿姨,您儿子的手指今天能多动一点了,这就是进步。”
“大爷,您别急,吞咽训练需要时间,我们慢慢调整。”
“小朋友,今天的平衡训练做得真好,奖励你一朵小红花!”
康复进度表记录着每个患者的点滴进步,在这里,一个微笑能融化坚冰,一句鼓励能点燃希望,一次搀扶能传递力量,每位医护人员都坚信:“有温度的康复,才能让希望真正生根发芽。”
供稿:康复医学科 杜婧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武俊英
复审复校:张君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